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少年 “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的感召下,艺术与传媒学院“乡创未来”暑期实践队走进武安市七步沟,以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红色课堂:在烽火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
步入七步沟一二九师战地医院纪念馆,文物静静诉说着抗战岁月的艰辛。这里曾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生命堡垒”,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敌人袭扰中坚守救治,群众踊跃支援,共同谱写“军民同心抗敌寇”的壮歌。




“无麻醉截肢手术”复原场景令队员震撼,烈士纪念碑让大家更加感悟深切:“先烈用信念扛过苦难,我们更该以奋斗续写荣光。”




艺术创作:用笔墨丹青镌刻红色记忆
队员们就地取材,以画笔勾勒野战医院青砖灰瓦、烈士纪念碑的庄严轮廓,用色彩承载对烽火岁月的敬意。随后的讨论中,“汲取抗战精神”“融入时代洪流”成为共识,红色基因化为投身乡村振兴的动力。


乡村实践:让青春智慧点亮振兴之路
带着汲取的红色力量,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昔日普通乡村,凭借绿水青山建成民宿集群,成为康养热地,村集体增收。“是返乡青年蹚出了新路!”村支书点出关键。“七步沟的绿水青山,藏着‘金山银山’密码,更藏着青年机遇。” 一位创业者的感慨道出青年以新理念、新技术激活乡村的现状。


影像记录:用镜头语言呈现振兴图景
队员们扛着设备穿梭村中,镜头记录下康养老人的闲适与95后返乡青年的忙碌。以“青年视角看振兴”为主题,剪辑《七步沟的青春答案》系列短视频,既有“板栗种植+林下药材+民宿经济”的创业日志,也有“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深度访谈,向外界展示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青春作答: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担当
从战地医院到民宿集群,实践队的足迹串联起历史与当下。队员们对未来满怀信心:“返乡青年能做到,我们也能!”队员们坦言。


这次实践让队员们明白,乡村既是振兴战场,更是成长沃土。新时代青年当赓续红色血脉,将抗战精神化为干事韧劲;当扎根乡土,用智慧汗水浇灌振兴之花。在先烈守护的土地上,青春力量正推动“绿水青山”加速变为“金山银山”,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