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精准把握学生成长脉络,2025年8月1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孙帅踏上了前往河北省邢台市的旅程,开展优秀学生家访工作,以真情沟通搭建起学校与家庭的共育桥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家访第一站:程同学家庭——以爱为基,筑梦成长
踏入程同学家中,温馨氛围与家长的热情相融合。孙老师与家长围坐交谈,细致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滋养。交流中,了解到学生成长于宽松且充满支持的家庭氛围里,养成了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 。
孙老师聚焦程学生发展的整体性,肯定其在学业深耕中展现的专业优势、学科竞赛中彰显的团队领导力,以及社团管理中体现的综合素养。针对成长进阶中的职业规划困惑,家校共同锚定“容错育人”理念,家庭以理解式陪伴构建心理安全区,同时,针对学生的就业困扰,与家长深入探讨,孙老师建议家庭给予“试错包容”,并表示学校将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双向助力,持续探寻学生成长深度。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合影留念
二、家访第二站:闫同学家庭——严慈相济,育才致远
闫同学的家庭传递出 “严要求、重品德” 的育人风格。孙老师与家长交流时,挖掘到家庭注重培养传统美德,学生在家主动分担责任、尊老爱亲,这些品质也延伸至校园,使其成为同学信赖的 “热心人” 。
在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时,孙老师提到:闫同学在校作为班长、团支书与志愿服务部书记的多元角色胜任力,以及对班级学风的引领价值,获得荣誉证书数份,学习态度严谨,作业、考试皆追求高质量,在班级内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但在创新实践类活动中参与度待提升。随后,家校共商方案:家庭多分享行业创新案例,激发学生探索欲;学校为其搭建跨学科实践平台,推动学生将严谨与创新融合,拓宽成长广度。

闫同学部分所获证书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合影留念
三、家访第三站:施同学家庭——涵养家风,赋能成长
施同学家长谈及孩子在家自行学习教资的情况,孙老师表示赞同:“这是成长路上的一个正确方向,施同学每天规律作息,严格要求自己,这份执着是学术路上的宝贵品质。”家长深表认同,承诺将配合学校,让孩子在专注钻研的同时,收获更全面的成长。
随后,孙老师点赞其作为副班长的责任担当,更从“全面发展”的育人高度,鼓励学生在专业深耕之外,拓展多元能力维度,通过家校协同的个性化培养路径,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进阶。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合影留念
四、家访第四站:王同学家庭——实践赋能,砺志前行
王同学的家庭有着浓厚的 “实践育人” 氛围,家长鼓励其走出舒适区,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孙老师与家长交流发现,学生在家常参与社区活动,是个爱实践的孩子。
反馈在校表现,孙老师肯定其 “知行合一”:在校期间王同学积极组织、参与了《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并取得优秀类奖项,同时,专业学习中也擅长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解决问题思路灵活;但在专业知识系统梳理上需加强。随后,孙老师倡导家校合力行动:家庭引导学生做实践复盘、知识提炼;学校为其定制 “理论 + 实践” 融合课程包,推动学生成长为 “实干 + 智干” 型人才,夯实成长厚度。

王焕宇获奖证书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合影留念
五、家访第五站:陈同学家庭——坚韧品格,奋斗之基
陈同学的家位于老小区内,虽不奢华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书桌上高中错题本与标注详尽的课本见证着他的努力。孙老师告知其父母:“孩子在校从不因家庭条件退缩,反而以坚韧毅力攻克学业难关,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当作自己的目标,这份品格让师生动容。”
反馈在校表现,孙老师肯定陈同学的努力:陈同学担任班级内副班长职务,成绩虽不名列前茅,但十分努力,老师留下的海报作业他总是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作为副班长,他在宿舍内也起到了带头作用,肯定了陈佳兴同学的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鼓励陈同学进一步增强自身成长韧度。让坚韧品格成为突破成长壁垒、实现持续进阶的核心动能。

辅导员孙帅与学生家长交谈
家校同频,共育未来
五次家访,是深度育人调研,更是温暖成长对话。孙帅老师以家访为桥,打通家校协同育人脉络,既精准捕捉学生成长特质,又凝聚起“家庭以爱滋养、学校以专业托举”的共育共识,为优秀学生突破瓶颈、迈向卓越铺就阶梯。未来,这份以精准与温暖为底色的家校协同实践,将持续护航学子逐梦远航,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画卷上续写精彩篇章。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