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上午,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出发去胜芳镇南拾锦会(文昌阁)参观学习民间音乐文化。

学院师生与南拾锦会成员合影
河北省霸州市的胜芳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旧时胜芳镇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历经千百年后,胜芳镇保留下来了三十余档花会。胜芳镇南拾锦会属于杂耍类花会,为胜芳历史悠久的花会之一。拾锦会的表演形式以杂耍为主,并伴有传统的音乐伴奏,重视腰稳、嘴咬、头顶的功夫,在表演时做到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演员表演杂技时,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做到平中求奇,以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技艺相结合,以大量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给杂技赋予生活气息。

胜芳镇南拾锦会杂技表演现场一

胜芳镇南拾锦会表演现场二
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师生观看了胜芳镇南音乐会的表演。胜芳南音乐会是胜芳镇众多花会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于2006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胜芳镇民间文化的一张代表性名片。

胜芳镇拾锦会表演现场
观看完南音乐会的表演,乐会的领队师傅带领学生亲身体会鼓、管子、笙等乐器。

艺传学院学生聆听乐会领队讲解
据领队师傅讲解,胜芳镇南音乐会的演奏风格大方、稳重,演奏水平高超,他们能把同一个曲牌翻七个调进行演奏,这种演奏技巧目前在中国的民间班社里已经不多见了。也因为当地有用乐的需要,所以以南音乐会为代表的传统笙管乐班社能代代传承下去,这项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南音乐会的传承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胜芳镇南音乐会演出道具
晚上,师生们参观了胜芳小河西同義高跷老会并与师傅们交流学习。通过一天的交流学习,学生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更因为与传统艺人的深度交流,使得学生们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便是此次采风学习的意义。相信在后续的采风中,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更深度的融合,形成自身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胜芳小河西同義高跷老会表演现场

师生与非遗传承人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