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教学动态

网站首页 >> 实践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探寻古城文脉,赋能设计灵感 ——24级视觉传达专业师生赴平遥古城、山西省博物馆研学行

发布日期:2025-04-29    作者:     来源:     点击:

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提升艺术感知能力,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26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24级学生在8名专任教师王蕾、陈源源、朱冰洁、王玉豪、李畅、王硕、白明皓、程婧带领下,奔赴山西平遥古城开展为期6天的写生实践,并于行程最后一站走进山西省博物馆,完成了一场历史与艺术交织的沉浸式学习之旅。

一、古城写生:在烟火与古韵中捕捉设计语言

平遥古城的青石板路、斑驳砖墙、飞檐斗拱与光影交织的四合院,成为学生们的“移动课堂”。五天中师生们背着画具穿梭于日升昌票号、协同庆钱庄、县衙署等标志性建筑间,用水彩、素描、速写等形式勾勒出古建筑的结构韵律,以色彩记录街巷市井的生活气息。

   2025年4月25日带领学生感受双林寺彩塑艺术现场,围绕2000余尊明代彩塑展开专题写生。细腻的衣纹褶皱、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将双林寺中韦陀、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披萨、夜叉、关羽等传神的面部表通过富有张力的动态设计绘画于纸张中,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古代工匠对“形”与“神”的精准把控。每日定时定点组织好学生将设计作汇聚一堂讲解,结合构图原理与材质表现技法,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提炼视觉元素。


(教师讲评学生写生作品)

二、博物馆研学:在文明脉络中寻找设计灵感

行程最后一日,师生走进山西省博物馆“晋魂”系列展厅。从史前彩陶的几何纹样、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饰,到明清晋商票号的票据设计、山西剪纸的镂空美学,丰富的文物展品串联起三晋大地的艺术发展脉络。

在“戏曲文物”展区,学生们驻足于明代水陆画与清代戏服前,探讨传统服饰图案的现代转化可能;在“书画艺术”单元,通过赏析傅山、阎锡山等名家手迹,深入理解书法线条与平面设计的共通性。博物馆数字化展项更以互动形式,让学生直观体验文物修复与文化IP开发的创新路径。

(学生作品)

寻“晋商”文化

三、六天实践总结:从观察到转化的设计启蒙

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博物馆考察合照

   六天行程中,学生人均完成四幅优质的写生作品,涵盖建筑速写、民俗场景记录、传统纹样临摹等类别。在平遥古城的写生考察让同学们明白“平遥的价值,在于它将建筑、雕塑、民俗、商业文明熔铸为立体的视觉文本。通过‘眼观—手摹—心悟’的过程,不仅掌握了光影表现、构图取舍等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从历史语境中提取设计符号,建立‘传统元素—现代叙事’的转化思维。”

此次实践是视觉传达专业“在地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未来课程将进一步推动写生成果向文创设计、数字媒体等领域转化,让传统文脉成为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

管理员邮箱: webmaster@hebuet.edu.cn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校办电话:0311-89653598    招生电话:0311-89653577/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