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文件学习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文件学习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试行)

发布日期:2021-01-13    作者:     来源:     点击:

第一章  

第一条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学生自身能力和综合素养实施未来职业设计,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与指导工作中,可以促使学生对自身今后的职业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筹备。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其一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有关决策部署,把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念,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制定本意见。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二条 职业生涯规划应贴近社会需求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必然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确处理职业理想与现实需求的矛盾,将学生个人的职业目标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第三条 职业生涯规划应针对个性特征

不同种类的工作对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征有不同的要求,个性特征只有符合其所从事的职业,才能较好地胜任这一职业。因此,开展生涯指导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各种职业咨询和测评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倾向、环境偏好等因素,建立自我概念,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职业类型。

第四条 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所学专业

大学阶段的专业化教育,既是走进职场的前期准备,也是在为未来整个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立足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认真谋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依靠正确的认知、科学的选择和持续的积累,实现专业和职业的合理匹配。

第五条 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根据大学阶段各年级的不同特点,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学习生活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从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地职业生涯规划和综合职业素质训练活动,加强学生职业发展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确保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第六条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毕业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大学生甚至会因就业问题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基于学生的心理层面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心理和观念。

第七条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主流思想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大学生将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同时,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以及学生会、党支部等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树立先进榜样,激励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第三章 工作内容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点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技能;有效减少学生在生涯发展方面的困惑。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学业修习、职业认知、职业选择和社会适应指导。

第八条 自我认知指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能力倾向等,正确看待个体差异,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个体发展潜能,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 学业修习指导。指导学生了解专业课程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要求,明确个人学业目标,科学安排课程修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习潜能,提升学业水平。

第十条 职业认知指导。指导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了解不同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行业前景、工作任务、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初步形成自身职业发展意向。

第十一条 职业选择指导。指导学生多渠道地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各大单位招聘信息,了解用人单位人才招聘要求,正确处理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第十二条 社会适应指导。指导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培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营造幸福愉悦生活的基础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步入下一阶段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须的技能。

第四章 机构设置

第十三条 成立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满财

副组长:魏洪芝 辛彦怀 田光 刘喜贵

成员:许庆斌 吴书博 王昆 赵冬梅 王明吉 甄增荣  陈辉 姜新佩 王静红 张玲玲

职责:

(一)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顶层设计。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整合校内外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地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二)制定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各方面工作落实。

第十四条 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设在学生工作部。

主任:许庆斌  吴书博  王昆

成员:连婷 包丽媛 齐永娟 张玲玲 王蒙 尹钧 王亚杰 宁立臣 张冠群 付华轩

职责:

(一)教学科研部要统筹开发适应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通过职业生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来唤醒大学生的生涯意识,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让生涯理论、职业认知和技能培养贯穿大学始终,培养学生就业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外界环境,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

(二)学生工作部要指导辅导员发挥自身优势,充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路者、辅助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并且通过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构建学生发展平台,修正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等对策,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丰富微信公众账号,建立就业荟萃、单位招聘、就业服务等固定板块,把网络、手机、多媒体等信息手段融入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有效推进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建设。

(三)对外合作部要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稳定的暑期实习、实践等平台。引入社会企业资源,建立人力资源专家库,邀请他们走进学校,通过模拟面试、简历诊断、形象设计等小型工作坊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

(四)各二级学院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教育、指导、活动组织等具体工作。

第五章 分阶段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以学生自主规划为主体,应贴近社会需求、针对个性特征、结合所学专业、贯穿大学阶段,具有全程性、个体性、实践性,不同阶段讲授不同内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指导服务,不同专业提供不同实践性平台。

第十五条 大学一年级阶段:对专业初步了解及自我认知阶段

学生特点: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面临着生活自理、环境适应等一系列新生适应性问题。对所学专业比较模糊,对职业生涯理论缺乏认识,职业目标不清晰。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己现有的兴趣和能力,并不断探索自己的职业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指导学生加深对职业和职场的认识,如阅读一些关于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介绍材料,了解某行业的发展前景、各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内容、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实施方案:

(一)教学科研部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公共选修课程。

(二)学生工作部学生与辅导员管理中心要利用入学教育、相关活动等指导辅导员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学籍与资助中心要聚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生涯发展信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引进科学测试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如用 MBTI 性格测试来探索性格,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探索职业兴趣,用技能问卷或技能分类卡等探索自己的技能,用价值观市场、价值观拍卖活动等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三)对外合作部应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开展针对新生的就业宣讲会,唤醒学生生涯意识。

(四)各二级学院要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所学专业。专业课教师为学生讲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四年所学课程整体规划、选课指南、培养方向;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讲解就业方向,帮助学生解答专业的困惑,并利用讨论、答疑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场的了解;鼓励学生通过书籍、行业展览会和人才交流会、网络等静态资料接触及专业协会/学会、生涯人物访谈等动态资料接触了解职场及就业前景。

第十六条 大学二年级阶段:生涯的拓展阶段

学生特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入生涯发展的倦怠期,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已经掌握了大学生活的规律,对所学专业也有一定了解,生涯好奇指数降低,对专业探索的意愿降低。

教育目标:再次激发学生对专业探索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和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明确专业和职业的发展方向。

实施方案:

(一)教学科研部应根据大学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生涯规划辅导,将生涯教育与引导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学生就业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外界环境,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

(二)学生工作部学生与辅导员管理中心要指导辅导员根据大学二年级的学业、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系列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深入教育与引导,在学生日常教育和思政工作中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激发学生的生涯探索热情。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应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积极开展就业准备工作。

(三)对外合作部要设立渠道,帮助学生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获得更全面的职业资料,了解就业市场,并和一些在感兴趣领域工作的人取得联系,并对工作性质、内容、环境、所需个人的资质、技巧和能力、收入或薪资范围、福利等进行采访,使学生对职业方向产生更直观的认知。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稳定的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平台,在实践中掌握职业信息。

(四)各二级学院应通过主题班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职业有更多的思考,结合大学一年级时期的自我探索结论,进一步明确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

第十七条 大学三年级阶段:整理和决策阶段

学生特点:大学三年级学生处于生涯适应力水平的低谷期,对生涯的好奇和关注都处于较低水平。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重新认识和澄清;帮助学生利用决策平衡单等合理决策的方法探索职业选择;教授学生简历撰写、面试知识。

实施方案:

(一)教学科研部要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当前状态,分析考研、就业形势,梳理就业选项、学习简历撰写和面试知识。应该提供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与职业决策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在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结合的基础上,完成精准的职业决策,并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职业目标,明确技能提升,加强实践实习。

(二)学生工作部学生与辅导员管理中心要指导辅导员开展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和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变化修正自己的生涯目标,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举办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学生活动,教授学生简历撰写的方法和面试知识,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简历撰写和面试实操,提升职业能力。

(三)对外合作部应邀请专家、企业负责人开展讲座或者宣讲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就业渠道。

(四)各二级学院要引导学生利用成绩单、实践报告、实习证明、工作履历表等进一步梳理自己的职业技能。引入 CASVE 循环、决策平衡单等合理决策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职业选择。

第十八条 大学四年级阶段:就业决定阶段

学生特点:大学四年级学生多数已经开始正式的实习,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信,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达到最高。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提前规划和确定生涯目标,应对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教授学生撰写求职信、设计简历。

实施方案:

(一)学生工作部学生与辅导员管理中心要指导辅导员注重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对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化、功利化和信念模糊等思想开展专项教育,培育大学生健康康的就业、择业心态,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准确定位,把握就业机会,应对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

(二)对外合作部要为学生和企业间搭建平台,做好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咨询等后勤工作。

(三)各二级学院应通过就业网站、QQ群、新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通过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做交流,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就业指导。

第十九条 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的标准,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实践依据。因此,各二级学院、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年限,进行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并与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进行同期对比,从而可以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验,以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条 加强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二级学院要指导辅导员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加强生涯规划指导人员配备、培养和培训工作。要积极开拓生涯规划体验场所,要完善相关指导资源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第二十一条 加强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和研究。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丰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育与推广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优秀典型,加强生涯规划档案的建立管理和追踪。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督促和检查。各二级学院要积极督促辅导员探索符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涯规划教育模式,检查相关制度、管理机构和实践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完善定期检查制度,通过查阅资料、听常态课、参与活动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成果和问题,建立检查、总结、评价、反馈、改进等长效机制。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意见最终解释权归学生工作部,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管理员邮箱: webmaster@hebuet.edu.cn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宫北路11号  邮编:050091  校办电话:0311-89653598    招生电话:0311-89653577/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