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2024级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学院于2024年7月24日上午召开了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李罡主持,舞蹈系主任宋昭蓉进行汇报。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张新茹、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金暄、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冰峰、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陈辉、副院长李罡,系主任宋昭荣及骨干教师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宋昭蓉主任首先向与会专家、领导详细汇报了2024级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舞蹈表演专业负责人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就方案修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沟通。与会专家们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对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配置及学习评价机制等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张新茹主席在发言中指出,在2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进行一些重要的改进。他强调,民族舞课程应细化到各个民族的具体教学,将河北民族民间舞融入到核心课程中,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课程对人才的培养需要关注,从课堂里到工作中、从教室里到舞台上。如何培养具备民族舞蹈能力的适应行业需求的社会工作者。此外,主席建议将这些课程细化到与当地特色行业的具体需求和毕业要求紧密相关联,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适应相关行业的需求。
赵冰峰院长在发言中强调了加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指出,舞蹈表演专业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以应对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赵院长还特别提到,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应届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前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金暄院长则主要讨论了舞蹈表演专业的个性化特色与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舞蹈表演专业应积极与这些新兴领域进行融合。例如,针对舞蹈编导、AR(增强现实)技术、新媒体镜前表达等领域,舞蹈专业应制定相应的相关交叉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关键能力。金院长强调,舞蹈表演不仅仅是艺术表现,还需要融入现代科技,特别是在数字媒体和软件开发的交叉领域,通过线上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听取汇报后,陈辉院长对舞蹈表演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给予了充分支持,陈院长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件。
此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为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学院将继续坚持成果导向、协同育人、数字赋能,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始终坚持通过行业专家及相关企业代表的参与,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既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又能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终审:党委宣传部